專項专题 1949年蒋中正不只带走黄...

1949年蒋中正不只带走黄金 最重要的是这些

1098
蒋中正用人生最后的二十余年,将台湾建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基地。(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)

【2021年1月25日】西元1949年中共取得政权,蒋中正带着六十万军民离开神州大陆到了台湾,他用了人生最后的二十余年将台湾建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基地。

蒋中正为台湾带来五大珍宝

正如蒋中正在1973年十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所说:

“在举世人心因一时之陷溺而迷失,反共阵营内部道德勇气,趋于消沉之时,我们忍受一切屈辱,抵抗一切冲击,就是要使中华民族复兴基地,成为激扬自由世界反共信心的源头,成为鼓舞人类争取自由希望之火炬。”

蒋纬国将军在《我的父亲蒋中正》称蒋中正给台湾带来五大宝贵资源:

(一)《中华民国宪法》

(二)八十吨黄金、一百二十吨白银

(三)六千八百位文教科技精英及政经专家

(四)六十万军人、兵工人士及工商义民

(五)六十万件文物国宝

近年两岸有许多舆论节目都在谈论“蒋中正从大陆带走了什么”这一主题,许多人都将重点摆在“黄金、白银”等财物及国宝文物之类,然而很少人提及他带来的文史精英人士及后续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。

当时台湾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统治,日本在台推行“皇民化”,取消汉语教育,废除汉文报纸,要求改日本姓氏,台湾人因而对中华文化渐行渐远。

蒋中正到台湾后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点,他坚持“民族教育”和“道德教育”并重。他在《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》提到:

“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以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六艺为内容的。六艺教育的功用就是训练一个身心平衡、手脑并用、智德兼修、文武合一的健全国民。”“更要使其了解中国伦理习性,父慈、子孝、兄友、弟爱、夫义、妇顺的六项正德。”

蒋中正让台湾各级学校全面修订课纲,增加“生活与伦理”、“中国文化基本教材”等课程鼓励中小学学生朗诵唐诗、宋词之类的文化经典,培养学生的古文修养,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。各个学校以“礼义廉耻”作为共同校训,让传统文化能在台湾生根发芽。

香港《南洋日报》赠送的给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祝寿的“总统万岁”照片。(图片来源:维基百科)

 

中华文化复兴运动

1966年中共发动文化大革命,红卫兵在大陆打着“破四旧、立四新”的口号,四处打砸抢烧,中华文化面临空前浩劫。为抗衡中共对传统的破坏,在1966年十一月孙科、王云五、陈立夫、陈启天、孔德成、张知本等一千五百名文化精英人士联名给台湾行政院写信,发起“中华文化复兴运动”,隔年七月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正式发起,由蒋中正先生亲自任会长。

在这文化复兴运动草创之初,他礼聘四大史家之一的钱穆先生到台湾讲学,并召集文史界精英注译中国历代大量中国古籍图书及思想家论述、忠孝人物故事等等,之后又进一步推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。

其中相当值得一提的是蒋中正的乐教建设。

音乐家何明忠教授在其著作《中华文化与中国乐教》一书中提到他在蒋中正身边的见闻:

“蒋公在台复职以来,先后在台欢宴访华各国元首,大韩民国总统李承晚、越南总统吴廷琰、菲总统加西亚、美国总统艾森豪……每次国宴完毕均请国乐团演奏,不用其它节目,蒋公于乐团表演前先向该国元首解释中国音乐之高雅优美,令人喜爱,散场后还陪贵宾到后台观赏参观国乐使用之各种乐器,足见蒋公对国乐之喜爱与重视。

蒋中正先生亲手修订了《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》,其中提到:

“我们要知道音乐足以表现民族盛衰与国家兴亡。古人说:‘亡国之音哀以思。’陈将亡就有‘玉树后庭花’,齐将亡就有‘伴侣曲’,都是亡国之音,可使我们引为监戒的。所以我们在这反共抗俄战争与革命建国事业中,一定要培养民族的正气,鼓舞战斗的精神,以发扬蹈厉的气概,笃实光明的风度,贯注到音乐与歌曲,来纠正颓废的音乐和淫靡的歌曲……”

“由上所述,我们知道音乐不是文化的装饰品,也不是文化界少数人的乐事,音乐是国民心理健康的特效剂。这一特效剂决不可委之于商业化娱乐组织者之手,而必须在国民教育上占重要的地位。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特别筹画,除了中小学的音乐课程、大学的音乐系以外,每一县市总要有一座音乐院,为国民演奏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场所。而大城市更要有设备完善的歌剧院,保持我们中国固有戏剧,加以改良,使其有助于国民伦理教育与美育。”

在今日台湾的人民普遍都有一定的音乐素养,而各县市普遍都有欣赏音乐的剧院,就这一点看,不能不归功于蒋中正在台湾的乐教建设。

作者: 仰岳
(转自:看中国)
(责任编辑:李帅)

留言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