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 18个最常被用错的成语 看...

18个最常被用错的成语 看看你用对了几个?

688
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,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。(图片来源:pixabay)

【2021年03月27日】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,简洁且精辟,是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,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精华,包含了十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,人类的道德下滑,很多成语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,现代人已经不懂得一些成语的真正含义,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。以下列举18个常会被人误用的成语,快看看你能用对几个?

一、万人空巷

【出处】:宋·苏轼《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》诗五首之四:“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”

【解释】: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。形容热闹、哄动一时的盛况。

【误用】:常被误用作街上空空无人之意。

二、登堂入室

【出处】:《论语‧先进》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

【解释】:比喻学问、技能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,达到更高水平,也作“升堂入室”。

【误用】:常被误用为“进入屋子”。

三、七月流火

【出处】: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

【解释】:火,星名,指大火星,即心宿。意思是夏历七月,天气渐渐转凉,每当黄昏的时候,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。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。

四、一言九鼎

【出处】:《史记‧平原君传》:毛遂说服楚王出兵救赵,平原君赞扬他说:“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”

【解释】: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。鼎:古代礼仪中的重器;九鼎: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,以象九州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。

西周乳丁夔纹鼎(图片来源:国立故宫博物院)

五、炙手可热

【出处】:唐‧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
【解释】:比喻地位尊贵,势焰炽盛,使人不敢接近。

【误用】:现常被误用为某事物很红,非常流行受追捧,背离其本义。

六、差强人意

【出处】:《后汉书‧吴汉传》:“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,还言方修战攻之具,乃叹曰:‘吴公差强人意,隐若一敌国矣。’”

【解释】:本指非常振奋人心。后来指大体上尚能令人勉强满意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为“不能使人满意”。

七、不足为训

【出处】:明‧胡应麟《诗薮续编》卷一:“君诗如风螭巨鲸,步骤虽奇,不足为训。”

【解释】:不能当作法则或典范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为“不足以成为教训”。

八、不以为然

【出处】:宋‧苏轼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

【解释】:不认为是这样。表示不同意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误用为“不以为意”,用来表示“不放在心上”。

九、始作俑者

【出处】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仲尼曰:‘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!’”

【解释】:指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。后世用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。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为褒义词,指第一个做某事或某项任务的人。

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(图片来源:pixabay)

十、鬼斧神工

【出处】:《庄子‧达生》:“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忧鬼神。”

【解释】:形容建筑、雕塑等技艺精巧,非人工所能达到的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。

十一、首鼠两端

【出处】: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传》:“武安已罢朝,出止车门,召韩御史大夫载,怒曰:‘与长孺共一老秃翁,何为首鼠两端?’”

【解释】:形容踌躇不决,瞻前顾后的样子。

【误用】:容易被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。

十二、侃侃而谈

【出处】:《论语‧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。”

【解释】:形容说话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的样子。

【误用】:容易和“娓娓而谈(形容谈论不倦)”混淆。

侃侃而谈(绘图:Winnie Wang/看中国)

十三、屡试不爽

【出处】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冷生》:“言未已,驴已蹶然伏道上,屡试不爽。”

【解释】:屡次试验,结果都相同。

【误用】:容易被误解为“没有成功”。

十四、曾几何时

【出处】:宋·王安石《祭盛侍郎文》:“补官扬州,公得谢归。曾几何时,讣者来门。”

【解释】:指时间没过多久。

【误用】:经常被误用在表示“曾经”、“当初”的语境。

十五、美轮美奂

【出处】:《礼记‧檀弓下》:“晋献文子成室,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:‘美哉轮焉,美哉奂焉。’”

【解释】:形容建筑、房屋装饰得极为华美,多用于赞美新屋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在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,含义被扩大化。

“美轮美奂”多用于形容建筑的华美。(绘图:Winnie Wang/看中国)

十六、空穴来风

【出处】:战国楚‧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”

【解释】:有空穴,就有风吹来。后用“空穴来风”比喻事出有因,流言乘隙而入。

【误用】:现在常被误用来比喻不存在和没有根据的事情。

十七、呆若木鸡

【出处】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望之似木鸡,其德全矣。”

【解释】:褒义词。本意是形容气度泰然自若,态度沉稳,不管发生什么情况,都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。

【误用】: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思想呆滞,犯憨痴傻,已偏离本意。

十八、首当其冲

【出处】:《汉书·五行志下》:“郑当其冲,不能修德。”

【解释】:指最先受到攻击,或首先遭遇灾难。

【误用】: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,或首先应当做某事。

参考资料:《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》
(转自:看中国)
(责任编辑:翛然)

留言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