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回眸 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

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

790
时尚 阅读
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。(大纪元资料室)

两则跟阅读有关的故事:

艺术家马利克的“阅读计划”

从2015年春天开始,在纽约市的各个角落,经常会发现一叠堆得高高的书矗立在那里。无论是公园、人行道、电梯里、布鲁克林大桥、高架公园或中央公园,都能看见这些书的身影。每本书里都有一张便条,上面写着:“拿任何一本你想看的书,待你读毕后,请寄电邮通知我。”

这是艺术家马利克(Shaheryar Malik)所发起的一项艺术行动,称为“阅读计划”(The Reading Project)。他已在纽约街头放置了大约250本书,目前已收到来自伦敦、比利时、新加坡等地的大约50封电邮。

马利克说:“比起上网分享自拍照,我更想向世界分享我的书……这些都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,而人们将在街头拾起这些书,并阅读它们,感觉就像我将书本分享给他们一样。”

12岁爱阅读的男孩

有一天,美国犹他州的一位邮差罗恩‧林奇(Ron Lynch)在送信时,碰到了一个向他索要垃圾信的12岁小男孩。这个男孩名叫马修‧佛洛里斯(Matthew Flores)。他告诉林奇,自己非常喜爱阅读,但没钱买书,所以广告信就成了他的免费读物。林奇建议他去图书馆借阅,但他说连坐公车的钱都不够。

看着眼前这个小男孩,林奇心想现在的孩子大多只想要电子产品,难得他如此渴望阅读,他决定帮马修实现梦想。于是,他在脸书上分享了马修的故事,希望得到网友们的帮忙。结果,短短几天之内,来自英国、澳洲、印度等世界各地的书陆陆续续地送到了马修家中。

林奇又惊又喜:“我以为透过脸书,最多可以收到五六十本书,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!”他发表了贴文,替马修感谢世界各地民众的爱心。

望着整橱的各类书籍,马修开心地笑了。现在,他随时都可以在家里享受阅读的美好。他感谢人们对他的馈赠,并表示会好好阅读每一本书,然后分享给其他人。

当阅读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时候,这个12岁的小男孩竟然如此求知若渴,这无异于给那些不爱看书的大人一记当头棒喝!

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

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过:“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。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好象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好象鸟儿没有了翅膀。”

书,是人生良伴、精神粮食。书籍内容涵盖面广泛,包括了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艺术、宗教、体育、修养、园艺等各个领域。阅读不仅能增广见闻、拓展思路、提升技能、净化心灵、修身养性,亦能休闲娱乐、放松心情。

阅读使我们“足不出户,能知天下事”,掌握世界的脉动。它可以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,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。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,把事情完成得更好。企业家能够从中掌握商业资讯,做出更全面的发展计划。

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向一位道德高尚的人取经一样,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,藉以提升自己的修养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它能让人发现自己的不足,从而做出改变,不断成长。它能让人学习坚强,在逆境中化悲愤为力量。

苏轼说: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一个博览群书的人自然有着高华的气质。他们谈吐优雅、进退有度、令人敬佩。有学问的人知道“学海无涯”、“学无止境”,深知自己的渺小,因而会有谦卑的心态。相反的,没有学问的人妄自尊大,有点钱就自以为了不起,觉得高人一等。然而,在别人眼里,他们却只是个不学无术、孤陋寡闻的人。

在繁忙的生活里,偶尔抽空看看小说或轻松的小品,也能让人放松心情。一边品茗、一边阅读,真乃人生一大享受。思想在书海里徜徉,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暂时抛诸脑后。

中国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过:“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,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。”然而,今日的中国阅读风气却日渐低落,而日本和欧美国家的国民普遍阅读率都比较高。国民的素养决定了国家的前途,有思想的国民才能使国家进步。

当阅读变成一种习惯,我们就能从中汲取养分,使自己不断成长,成为一个有思想、有内涵、有智慧的人。当阅读变成一种时尚,人们互相交流心得、共同成长,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希望。

作者:明月

责任编辑:茉莉

大纪元法国新闻网

留言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