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文化 【文史】潜龙隐迹辽东郡 名...

【文史】潜龙隐迹辽东郡 名士风流厉冰雪

745
中国 传统文化
管宁割裂座席,与华歆分坐(网路图片)

《正气歌》之管宁篇

《梁父吟》的古调回响在山间草舍,自号“卧龙”的诸葛先生吟唱着慷慨的古曲,躬耕于南阳,相时而动。当皇叔刘备三顾茅庐,隆中问对时,这位布衣智者 终遇明主,从此一飞冲天,以恢复汉室为己任,创下一番可歌可泣的功业。而在南阳以北的辽东,尚有一位“潜龙”,终生在野不仕,屡次拒绝魏主的征召,立志于 教化一方,修善立德。

这两人,正是《正气歌》谈及的正气典范:“或为辽东帽,清操厉冰雪。或为《出师表》,鬼神泣壮烈。”飞龙在天,诸葛亮“出师一表真名世”,一腔扶危济世的茫茫正气更是直冲霄汉,千载之下无人与之相匹。而那位鲜为人知的辽东潜龙,亦用独特的方式,维系着对汉室旧主的忠义,修养至刚至大的正气。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

潜龙名为管宁, 乃是与华歆、邴原齐名的高士,三人并称为“一龙”。因华歆名气最盛,号为“龙首”,邴原为“龙腹”,管宁居“龙尾”。但若论个人修行,少年时的管宁便表现 出超乎常人的淡泊品格。《世说新语》载,管、华上学时,曾在园中锄菜,发现地上有块金子。管宁目不斜视,照常工作,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看了好久才丢弃。又 一次,两人同席读书,有个乘着轩车高足的富贵大官经过,管宁温书如故,华歆却废书跑出去观看。回来后,管宁割裂座席,与华歆分坐:“子非吾友也!”这便是 后世盛传的“管宁割席”的典故。果然,华歆先后作了郎中、太守,曹魏时更封侯拜相,一生热衷仕途。

管宁处世之道则相反。时值天下动乱,他偏 偏北上隐居,远离名利与战事的纷争。自封辽东王的太守公孙度残暴而无节,却因其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,使得辽东在动乱中偏安一方,声名震于海外。因而管宁等 一众名士纷纷选此避难。野心勃勃的公孙度闻君子南来,恭敬地虚席礼待,以图留用。但管宁与之会面时,语出必论经典,不谈时政,断绝公孙度招募之念。其后, 他结庐于山谷,表面上过起闲云野鹤的生活,实则忠于汉室的信念从未忘怀。时人避难,多居辽东之南,唯独他选址辽北,以示不存迁徙苟安之意。

子 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。”管宁默默无言,忠贞的品性却感染了众人,追随他迁居北郡的异乡人越来越多。一月之后,他隐居的周边竟然发展成繁荣的市镇。管宁 见世人正气未泯,遂开坛授课,向北郡人传道授业,讲解四书五经、礼仪规范等儒家文化。自此辽东一郡,外无战火侵扰,内有圣德宣化,成为乱世中难得的天堂净 土。辽东人在管宁的悉心教化下,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,令唐尧、虞舜时代的古朴之风悠悠再现。原来,人心皆蕴含善念与正性,君子正直的言行便是启迪心智的良 药,能令世人见贤思齐,返璞归真。

累召不应,独善其身

在辽东隐居时,好友邴原性情刚直,常评议时 局,言辞激进,深为公孙度的手下所忌。管宁苦心劝诫好友:“潜龙以不见成德,言非其时,皆招祸之道也。”并让他秘密返乡,远离是非之地。《易经》有云: “潜龙勿用,阳在下也。”管宁看似隐居避世,实则心怀天下。此时汉室衰微,三国争雄,辽东又被割据,邴原的言论即使能切中时弊,但对天下危难的形势并无切 实作用,反而祸及自身。在管宁看来,因一时义愤招致无妄之灾不是理智的做法。当君子无所作为时,应像潜龙一般韬光养晦,藏锋守拙。甘愿隐忍一时,修养自身 的节操,便可保存实力,蓄势而发,才有可能将一身才学用于当世。

故此,几代魏主下诏拜管宁为官,他皆辞而不受,一心讲学教书。为表明无意仕 途的志向,无论四季寒暑,管宁长年穿着最朴素的襦裤布裙,戴一顶皂色高帽。“辽东帽”之名由此而来,成为管宁安贫廉洁的标志。范仲淹云:“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君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。”此生,管宁无缘遭逢明主,助其成就一代盛世,便把对汉室的一片忠心献于大汉遗民。当圣贤哲人崇尚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等 正统精神真正融入辽东人的骨血时,管宁忠君思贤的抱负和忠贞不二的大义,便由一种独特的方式实现。

千古兴亡多少事,是烽火与智谋争霸的舞 台,更是天命与人事抉择的因果。这一段三国鼎立的历史,涌现出无数正义的英雄人物,南征北战,雄姿英发。然而,世上还有一类特殊的群体,他们冷眼旁观,不 涉红尘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做出对国家最有用的善举。自古儒生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。管宁不慕荣利,只因生不逢时,遂退而独善修身。他的经历 与早期高卧南阳的诸葛亮何其相似。或许在隐居的日子里,管宁亦在等待明主,择木而栖。然而他不臣于魏、吴两主,更无缘结识汉室刘备,纵有一身才华也无处施 展。昔者颜回隐居陋巷,一箪食,一瓢饮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被孔子赞之以“贤”。所以管宁也效法前人,选择一辈子做一条混迹海隅的潜龙,表面上看 来无用于天下,实则树立了清操高士的典范。

善小常为,正气养生

中国 传统文化
人事几番浮沉,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(网路图片)

人事几番浮沉,三国鼎立的格局形成,辽东王也从公孙度传至公孙恭,时岁渐趋安稳。客居的旅人相继还乡,唯独管宁清虚自守,安居辽东,一住便是三十七年。三十 七年的大好时光,弹指而逝,管宁也从一位青年书生变成了华发渐生的老者。黄初年间,他见公孙恭懦弱无能,侄子公孙渊虎视眈眈,辽东恐生变故,便泛海乘舟, 辗转还乡。不出所料,公孙渊果然篡位称王,反魏联吴,可惜功败垂成,连累辽东死者数以万计,哀鸿遍野。

舟行路遥,忽遇海风凛冽,同行的船只不幸沉 没。乘客见状惊慌失措,独管宁置生死于度外,镇定自若。正巧不远处有火光闪烁,众人知有岸边可以停泊,便奋力驾船驶去。上岸后,众人发现是座荒岛,毫无火 焰灼烧的痕迹,恍然大悟是神明保佑。古人云:“积善成德,圣心备焉。”此船有高士管宁在座,人们都认为是他善心正行,为大家带来遇难呈祥的福报。

回到家乡,魏地权臣先后推荐品行高洁的管宁作官,而他依旧坚定内心的操守,不为名利所动。魏文帝在位时,曾诏问青州刺史:管宁是守节自高呢,还是老病困顿 呢?刺史答:管宁年迈,却尚能自理生活,根据寒热增减衣服,不需旁人扶助;每年祭祀敬神,他都恭谨虔诚,恪守礼教;少年丧母,他不记得母亲面容,仍然撒酒 祭奠,常常涕泪纵横;每到夏日,他便拄杖行至池边,洗手濯足,归来便在园圃中漫步。时人认为,管宁隐居并非矫情做作,以显示自己独行高尚;他饱读圣贤书, 非常注重身心的纯洁,把修身养性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。他是真正的高士,淡泊足以稽古,廉白可以当世。

人于末世穷途之际,生无功业之作 为,死无圣名以流芳,一生似乎注定碌碌无为。管宁却为世人展示了另一种生活的意义,也为后代遭遇相似的有志之士指出一条生存之路。若无力扭转乾坤,解天下 于倒悬之时运,不如甘守寂寞,修身养性,以一己之力感化时人。愈是寂寞无闻,愈要修炼一身正气,才能正念坚定,圣心长在。

作者:柳笛
责任编辑:李婧铖
大纪元法国新闻网

留言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